导语:海外大选尘埃落定,新任总统各种决策尤其进出口政策将影响国内产品估值变化。聚丙烯产品发展正处于成熟期迈向产品转型升级艰难时刻,此时无论是产品自身内部量变还是外在宏观刺激所引起变动,都将对聚丙烯产品产生根深蒂固影响……
海外大选尘埃落定 新总统决策对国内聚丙烯影响方向
以共和党代表Trump获胜新总统,其执政风格将对国内大宗商品及聚丙烯产生深远影响。
领域 |
执行策略倾向方向 |
能源 |
1、支持传统能源行业,促进能源独立、降低使用成本 |
2、多次重申支持美国原油持续提升产量 |
|
关税 |
1、反对自由贸易,倾向提高关税以保护美国产业 |
2、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对高科技产品出口严格设限 |
|
制造业 |
1、推进减税、削弱政府监管、促进制造业回归美国本土 |
2、振兴就业市场 |
|
地缘 |
1、支持以色列并寻求中东局势稳定 |
2、对伊朗态度严厉,有较为明显的制裁倾向 |
首先新总统更加倾向支持能源传统行业,以其在上一届(2017-2020年)任职期间国际油价布伦特(油价)均价58美元/桶,较上一任总统任期均价下跌24%。尽管国际油价变动错综复杂,但新总统提出政策导向对传统能源行业影响力度深远,市场人士对于国际油价未来估值下行预期增强。市场认为国际油价下跌主要基于贸易争端将升级化,经济和需求预期被拖累影响。原油作为聚丙烯间接上游,其变动将对聚丙烯产生成本端直接影响。
关税方面,新总统竞选时称要将进口商品征收至少20%(全球基准关税),对此全球经济将变得疲软,价格承压增强,同时贸易流动也将直接受到干扰。出口关税调整,直接我国聚丙烯出口需求变化,也将引起国内产业链供需变动。
制造业回流,金融危机后美国就推行制造业回流,但收效甚微。拜登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补贴半导体及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进而实现所谓“去风险化”,制造业回流明显提速。制造业回流会影响国内部分下游采购需求,但国内主流制造业仍在国内控制范围内,影响力度有限。
原油与聚丙烯VS丙烯与聚丙烯相关性 谁更胜一筹
单位:美元/桶、元/吨
类别 |
2023均价 |
相关性 |
2024年均价 |
相关性 |
相关性涨跌幅 |
原油-聚丙烯 |
82--7545 |
0.65 |
80--7560 |
0.17 |
-0.48↓ |
丙烯-聚丙烯 |
6963--7545 |
0.91 |
7464--7560 |
0.40 |
-0.51↓ |
图1 2023-2024年原油与PP相关性对比图 图2 2023-2024年丙烯与PP相关性对比图 |
|
来源:隆众资讯 |
原油与丙烯作为聚丙烯源头原料和直接原料,两者与聚丙烯相关性具有明显差异性。原油变动与国际原油需求、库存及地缘政治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2023-2024年原油与聚丙烯相关性系数分析发现,原油与聚丙烯相关性呈现弱化走势,相关性由2023年0.65下降0.48至0.17。由此可以印证原油作为化工产品源头原料,因其中涉及蒸馏、裂解等各种工艺流程,聚丙烯作为原油比较终端产品,上下游成本传导力度具有滞后延迟性。
反观丙烯与聚丙烯,丙烯作为聚丙烯直接上游原料,两者相关性明显高于原油与聚丙烯相关性,由2023-2024年丙烯与聚丙烯相关性系数发现,两者相关性略有下降0.51,由2023年相关性0.91降至0.40。主因丙烯2023-2024年因PDH装置增量投放,导致丙烯价格变动影响受到供应端牵制增强,下游聚丙烯对丙烯影响相对弱化所致。
历史加征关税 聚丙烯变动影响明显
产品类别 |
原有关税 |
现有关税 |
涨跌幅 |
电动汽车 |
25% |
100% |
75%↑ |
电动汽车锂电池关税 |
7.5% |
25% |
18%↑ |
非电动汽车锂电池 |
7.5% |
25% |
18%↑ |
注射器和针头 |
0% |
50% |
50%↑ |
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呼吸罩和口罩) |
0-7.5% |
25% |
18%↑ |
备注:参考2024年5月14日美方对中国关税调整后聚丙烯变化情况(摘取部分与聚丙烯相关品类关税)
聚焦聚丙烯应用领域,本年度年中加征关税主要影响聚丙烯领域集中于电动汽车、锂电池、医疗器材及卫材领域,此类产品出口美国贸易量非常有限。但此次新总统上任曾在宣讲中提到要将对我国产品加征到60%以上,这种影响就不得不考虑其深远性。
以电动汽车为例,随着汽车轻量化影响,聚丙烯在车用塑料中应用逐步提升,其中乘用车用量在60-80KG/辆,汽车保有量提升及出口持续增多,成为拉动聚丙烯共聚消费主要推动力量。加征关税之后,尽管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份额有限,但在全球电动汽车激烈竞争格局中,100%关税基本阻碍了对美国出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我国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份额占比提升机会,同时也削减了美国对我国供应链形成依赖预期。
扩大内需成主驱动 下游开工与聚丙烯关联更密切
单位:%、元/吨
类别 |
2023均价 |
相关性 |
2024年均价 |
相关性 |
相关性涨跌幅 |
下游平均开工 |
48.5%--7545 |
0.13 |
49.1%--7560 |
0.47 |
0.34↑ |
图3 2023-2024年国内聚丙烯下游开工率走势图 |
来源:隆众资讯 |
聚丙烯下游多与日常生活刚需生活品类相关,通用产品下游集中于塑编制品、注塑制品、BOPP、无纺布等产品,共聚产品下游则主要集中于以抗冲共聚为原料的汽车、家电等类别为主,因此无论国内环境如何错综复杂,聚丙烯下游产品多为刚需制品,振幅相对于其他产品偏窄。
对比2023-2024年下游开工及聚丙烯价格走势发现,聚丙烯因供应端增量明显,导致聚丙烯产业链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靠拢,即买方话语权有逐年提升现象。由聚丙烯与下游开工率相关性系数可印证2024年较2023年涨0.34至0.47。
2025年聚丙烯下游开工率预计整体呈现先跌后涨后波浪式走势,整体增速将有所放缓。因全球经济通胀局势影响,将对国内聚丙烯下游出口订单起到一定抑制影响。下游平均开工变化受到市场需求,成本及政策多方面影响。
市场需求层面,塑编、注塑等通用行业因技术门槛较低,行业竞争压力凸显,整体订单将保持刚需为主,难以带动聚丙烯带来开工方面提升。抗冲共聚等专用产品受到国家以旧换新、政府补贴等利好政策助推下,将会拉动聚丙烯下游开工快速提升。 成本方面,聚丙烯行业因产业供需不匹配局势愈发明显,产业价格下沉趋势明显,对于聚丙烯下游产业而言降低生产成本,利好下游产业开工。另外聚丙烯下游各大产品也面临自身产业供需过剩问题,尤其塑编、纤维等通用类产品,开工增幅难有过多提升。因此根据下游市场细分化、专用化趋势发展,开发更多市场需求下游产品,才是聚丙烯下游行业深挖掘、长久发展之路。
聚丙烯产业转型之路 进口转出口决战在即
单位:万吨
类别 |
2023年 |
2024年E |
涨跌幅 |
产量 |
3193.59 |
3476.16 |
8.85%↑ |
进口量 |
411.68 |
364.22 |
-11.53%↓ |
出口量 |
131.22 |
235.03 |
79.11%↑ |
图4 2023-2024年国内聚丙烯产量与进出口变化走势图 |
来源:隆众资讯 |
伴随国内聚丙烯产能连续扩张,自给率呈现逐年提升局势,国内供需失衡局势愈发明显,供应年度增速6.52%,需求年度增速仅有3.78%。因此出口成为缓解国内过剩局势主要解决路径。
2024年中国PP出口总量在182万吨,位居前五位的贸易伙伴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巴西、秘鲁以及孟加拉国,其总量占出口总量的42.14%。除东南亚市场外, 南美、非洲地区国家占比上涨明显,主要原因为,随着前期国内企业持续开拓出口渠道,出口产销地更为广泛,加之南美、非洲等领域,自身PP产能偏少,而塑料需求仍存,故该领域出口占比上涨,后续或成为中国聚丙烯主要出口方向。
聚丙烯产业变革巅峰阵痛期 宏观微观齐驱动
聚丙烯产业变革正在经历阵痛期,前期新增扩能连续释放助推产业进入供需失衡局势,因此目前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及国内经济形势严峻挑战下,聚丙烯产业正在经历产业变革的巅峰阵痛期。
产业痛点:
上游产业痛点:通用产品同质化缺乏竞争力,抗跌性能偏弱,迫切需要挑战新型竞争力较为优势产品。
中间商家痛点:聚丙烯产品品类多样化,但单位盈利水平萎缩,令中间商投资兴趣下降。
下游产业痛点:成本高位,上下游成本转嫁难度大,制品出口压力上升,制约产业循环发展。
宏观层面:2025年宏观经济变动对聚丙烯影响
2025年影响聚丙烯产业政策可归纳总结为推动行业整合与转型升级、促进技术创新与研发、优化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加强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实施,进而引导聚丙烯供需和价格进入良性循环,一方面,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优化产业布局,可能会减少市场供应量;另一方面,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研发,可能会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而影响市场价格。因此2025年产业政策将对聚丙烯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有助于推动行业整合与转型升级、促进技术创新与研发、优化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加强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影响市场供需与价格。
进出口关税贸易层面:宏观层面变动也对聚丙烯价格影响起到不容忽视的影响。尤其近期美国大选及美联储降息等宏观政策连续出击,令国内市场价格变动频率明显提升。从短期看美国新任总统更加倾向于对中国加征关税,叠加制造业回流趋势,影响国内下游制品出口及销量。从长远分析,全球贸易互通愈发密集,单方面限制条款最终将脱离产品发展规律,未来产品技术性及服务型将逐步冲破地方性壁垒。国内聚丙烯尽管产业发展逐步进入价格下沉趋势,但是产业变革阵痛期将同时拉动国内聚丙烯技术性、产品专业性能、核心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
价格层面:影响价格变动因素多种多样,供需基本面及汇率变动、地缘政治层面都将影响价格变动。近期美元拉涨,大宗商品走跌引发市场对国内资产重新估值。市场驱动重回国内产品基本面驱动,供应端检修预期增量与区域内扩能放量形成对冲。短期供需端进入博弈阶段,市场驱动期待国内政策新发力,预计短线市场围绕7400-7600元/吨低位摩擦震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