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我们
  2. 网站导航
  3. 数据服务
    价格中心导航
    市场价格 企业价格 国际价格
    数据导航
    数据终端
    资讯订阅
    点我订阅——>资讯订阅
    隆众客服
    客服热线:400-658-1688
    客服QQ号:2305736941
    客服微信:hxpz20160930
    客服邮箱:service@oilchem.net
  4. 旧版
  5. English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研究咨询 > 正文
关注 收藏

中国负极材料前驱体石墨化产业链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3-02-20 10:42   来源:隆众资讯  责任编辑:毕雁飞


背景概述


近年来,随着下游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负极材料需求量稳步增长。作为负极材料加工的重要一环,石墨化工序在近年出现产能不足现象。由于石墨化为高耗能工序,在过去几年石墨化产能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西等电价“洼地”,负极材料厂商为降低能耗也多将石墨化工序外包。目前外委石墨化成本在负极材料整体生产成本中占比超过45%,而自建石墨化工序可使该成本降低至20%左右。

未来中国规划负极材料产能超过1500万吨,对石墨化的配套需求十分庞大。目前除传统石墨化独立加工企业外,较多负极企业也开始布局负极材料(含石墨化)一体化装置,逐步提升自身利润率。

隆众认为,石墨化工序的高利润现状或将在2023年打破,石墨化代工费将逐步下滑。一方面,过去两年锂电池产业链各类原材料价格大涨,降低利润已是电池生产企业的核心诉求,大型锂电池生产企业也纷纷以参股或收购的方式下沉到原材料生产端。在负极材料行业中,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卫蓝新能等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对负极材料项目进行战略投资。而对于负极材料生产企业来说,提升石墨化自给率减少外委加工费用的支出,也是提高产品利润的有效方式。因此在未来产能规划中,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几乎均为一体化装置,特别是核心龙头企业的布局更是明显。

此外,低硫石油焦、针状焦是动力电池用负极材料的核心原料,针状焦和石油焦等原料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成本30%-40%,是其第二大成本构成。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焦生产与消费基地,但因中国加工油种原因,中国石油焦产出以中高硫焦为主,低硫石油焦占比较低,目前国内品质较好的低硫石油焦主要分布在抚顺、大庆、锦州等地,但是产能有限,长期看低硫石油焦供应偏紧。而针状焦主要用于制造锂电池负极材料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因价格与供应问题,针状焦目前并未完全替代传统低硫石油焦。未来看随着负极材料产能激增,低硫石油焦、针状焦的供应能力也是影响未来负极材料产量的核心因素。

解决的问题

《中国原料焦&负极材料&石墨化产业链研究报告》将对负极材料石墨化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对现有市场布局与未来扩能情况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此外,结合对上游焦类原料以及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研究,对未来石墨化行业的供需、价格、竞争环境提出相应结论,并给出行业机遇与风险提示。报告重点解答以下问题:

ü  中国石墨化外委加工高利润是否能继续维持

ü  中国石墨化供需缺口是否还继续存在

ü  负极材料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石墨化外委市场将带来何种影响

ü  负极材料行业是否会出现原料焦市场缺口

ü  未来哪个领域是锂离子电池的最新发力点

ü  未来扩建石墨化还是扩建负极材料装置

研究范围

Ø  主要范围:负极材料原料焦、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产业链现状与未来

Ø  区位范围: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

Ø  时间范围:历史年份2018-2022年,标的年份2022年,未来预测2023-2027年

完整版报告目录

第一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政策演变分析  

2、中国锂电池产业链相关政策展示

4、能耗双控政策汇总

5、本章小结

第二章、负极材料分类与石墨化工艺技术简述  

1、中国负极材料产品分类分析

2、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工艺简述  

2.1、石墨化工序简述

2.2、不同类型石墨化炉的工艺对比分析

第三章、中国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原料焦市场分析与展望分析

1、中国石油焦(生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与展望

1.1、产能、产量、进出口量市场分析  

1.2、中国石油焦消费趋势分析

2、中国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原料焦市场分析与展望

2.1、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主要用焦种类与用途分析

2.2、中国低硫石油焦(生焦)供需格局分析

2.3、中国中硫石油焦(生焦)供需格局分析

2.4、中国针状焦市场分析

3、中国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原料焦(骨料)市场供应分析  

3.1、中国中、低硫石油焦生产能力与供应预测分析  

3.2、中国针状焦生产能力与供应预测分析  

4、中国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原料焦(骨料)用量与价格预测

4.1、负极材料用量预测分析  

4.2、负极材料用焦价格走势预测  

5、中国负极材料生产用保温料、电阻料用量与价格预测  

5.1、保温料、电阻料用焦量预测分析  

5.2、保温料、电阻料用焦价格走势预测分析

第四章、中国负极材料石墨化行业现状与展望  

1、中国负极材料石墨化工序产能现状分析  

1.1、中国负极材料石墨化年度产能变化分析

1.2、中国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工序产能(按区域)分布分析  

1.2、中国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工序产能(按集团)分布分析  

2、中国负极材料石墨化工序加工费用变化趋势分析  

2.1、负极材料石墨化工序加工费年度变化趋势分析  

2.2、中国负极材料石墨化工序外协特点分析

3、中国负极材料石墨化工序新增产能分析  

3.1、中国石墨化理论产能增长趋势分析

3.2、中国石墨化拟建产能分布(按区域)分析  

4、中国负极材料龙头企业石墨化一体化趋势分析

4.1、负极材料头部生产企业石墨化自供率统计分析  

4.2、石墨化行业一体化趋势分析  

第五章、中国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工序成本分析

1、不同工艺、电价下的负极材料石墨化工序成本对比分析

2、影响石墨化炉工艺的相关因素分析  

3、石墨化炉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第六章、中国主流负极材料供需现状分析  

1、中国负极材料产业链概述

2、中国主流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2.1、中国主流负极材料产品产能、产量、出货量分析

2.2、中国主流负极材料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

2.3、中国负极材料按归属集团市场份额分析

2.4、中国负极材料按产品类别市场份额分析

3、中国主流负极材料的价格走势分析  

3.1、中国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主流市场价格走势与预测分析

3.2、中国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主流市场价格走势与预测分析

4、中国主流负极材料的终端消费趋势分析与预测

4.1、中国负极材料下游消费格局变化与趋势分析

4.2、终端领域替代产品-钠离子电池市场分析    

4.3、中国主流负极材料供需预测分析  

第七章、中国负极材料石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中国负极材料石墨化工序供需平衡预测分析  

2、中国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费用预测分析  

第八章、报告结论  

1、产业链竞争环境总结  

2、行业风险与机遇分析  

附表:部分行业政策梳理

中国锂电池产业链国家部委级相关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涉及方向

重点内容解读

政策性质

201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

新能源汽车

从事再生利用的企业,应积极开展针对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再生利用技术、设备、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努力提高废旧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水平,通过冶炼咸材料修复等方式保障主要有价金属得到有效回收。.

支持类

2020年7月

国务院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

新能源汽车

鼓励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电池负极材料(比容量知500mAh/g,循环寿命2000次不低于初始放电容量的80%)

支持类

2020年10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

新能源汽车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20%左右;2030年,新能源汽车在总销量中的占比提升至40%左右;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内汽车市场主流(占总销量的50%以上)。

支持类

2020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新能源汽车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告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支持类

2020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新能源汽车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2020年,保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作调整,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纯电动乘用车鈍电续护里程门槛。

支持类

2021年3月

国务院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

新能源汽车

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重点突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适应性等关键技术,建设标准统-一、兼容互通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完善持续支持的政策体系,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

支持类

2021年4月

国家能源局

《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储能

保障性井网项目之外的项目采用市场化并网机制,项目方需要通过市场化方式落实并网条件,包括电化学储能等灵活调节能力等。

支持类

2021年4月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储能

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支持类

2021年7月

国家工信部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储能

支持探索利用锂电池作为数据中心多元化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加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推广应用。

支持类

2021年9月

国家工信部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

新能源汽车

励梯次利用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及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等企业协议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利用已有回收渠道,高效回收废旧动力蓄电池用于梯次利用。鼓励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参与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支持类

2021年10月

国家工信部

《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新能源汽车

决定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纳入此次试点范围的城市共有11个,其中综合应用类城市8个(北京、南京、武汉、三亚、重庆、长春、合肥、济南),重卡特色类3个(宜宾、唐山、包头)。

支持类

2022年2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储能

坚持优化新型储能建设布局,推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融合发展;推动多元化技术开发;开展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和集成优化设计研究;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的目标。

支持类

2022年9月

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

《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

新能源汽车

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支持类

2022年1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新能源汽车

释放出行消费潜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 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

支持类

2022年5月

国家发改委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储能

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

支持类

2022年4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新能源汽车

统筹发展和安全,指导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安全体系,全面增强企业在安全管理机制、产品质量、运行监测、售后服务、事故响应处置、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类

2022年1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储能

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

支持类

2023年1月

国家铁路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 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

新能源汽车

积极鼓励开展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业务,不断提升铁路运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保障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促进降低新能源商品汽车物流成本、助力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支持类

2023年1月

工信部

《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

新能源汽车

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特别是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城市试点,进一步强化质量品牌建设,稳定消费市场。

支持类

2023年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新能源汽车

开发安全经济的新型储能电池,锂离子电池、锂电材料及装备、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电池系统集成、检测评价和回收利用、储能系统智能预警安防。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和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电动机械工具、电动交通工具及充换电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终端应用,开展能源电子多元化试点示范,打造一批提供光储融合系统解决方案的标杆企业。采用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推动能源供应多样化,提升能源电子产品在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水平。

支持类

资料来源:隆众资讯公开资料整理


扫一扫石化资讯一手掌握

隆众资讯APP
隆众快讯APP
咨询/投诉电话:  400-658-1688 (服务时间: 工作日8:00-17:00)
免责声明:隆众资讯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隆众资讯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隆众资讯无关。本报告版权归隆众资讯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隆众资讯客户自身使用;本文为隆众资讯编辑,如需使用,请联系400-658-1688申请授权,未经隆众资讯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报告。隆众资讯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鲁B2-20080117 / 隆众客服热线:400-658-1688(工作日-周一至周五08:00-17:00)

山东隆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01665号-2

CopyRight ◎ 2011-2024 oilchem.net All rights reserved.